为什么很多父母与孩子沟通难
时间:2020-02-29 19:27 来源:未知 作者:健康网 点击:次
我曾经收过一位妈妈给我发来的“信”。 这封“信”,其实是一张用手机拍摄的图片。不过在这张图片里,的确展示了一封孩子用稚嫩笔迹写的信,信的内容也很简单:“谢谢你,让我认识了‘生气虫’先生!”除此之外,在文字的旁边,孩子还画出了一个既在哭又在笑的小女孩的涂鸦形象。孩子的妈妈说,孩子生气时爱哭,但看到“生气虫”,认知了自己的情绪,很快就会破涕而笑——这就是这个又哭又笑的小女孩涂鸦表达的含义。
“生气虫”是我自己创造的漫画形象,是一只小虫子带着暴怒的表情。欣喜的是,我创造出来并且发到网上之后,收到不少父母非常积极的反馈。有些父母说,很形象,孩子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绪;也有父母说,孩子喜欢这种通过小虫子的漫画形象教育的方法,孩子就像在听故事那么专注;也有父母说,孩子看到小虫子时,就知道了自己生气的样子,觉得很不好,情绪能很快恢复……这让我感动,感觉到提供价值的意义。
我常见无数父母深陷打骂孩子的漩涡,我们也有无数父母在无效说教中焦虑,他们常常为教育效果糟糕而烦躁不已。我们不难看到,那些喜欢打骂孩子的家庭,他们从第一次打骂开始,就轻易地沾上打骂的毛病。因为在这样的“教育模式”下,孩子会慢慢变得被打骂时才“听”,倘若不打骂就不“听”了。这个道理的背后,其实是费希纳定律在起作用,即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,才能引起差别感觉。简言之,当一个孩子被大人打的次数多了,要一次比一次凶狠才能维持效果。毫无疑问地,这样的结果对父母和孩子来说,是一场永远也不能停止的悲剧。
而那些常常觉得教育孩子无效或效果很差的父母,他们不理解孩子们特别的思维和大脑。例如,他们喜欢给孩子讲道理,一次又一次,他们教育得很辛苦,孩子也“被教育”得很辛苦。因为这些道理和说教,对年幼的孩子来说,常常像数字178506912那么难以记住。相比之下,你还不如给他们178506912个苹果,他们不仅能看见,还能数出来。背后的根本原因是7,8岁内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在起作用。 我有一位朋友,曾经在朋友圈分享过她和女儿的一个笑话。这位妈妈在带女儿上幼儿园的路上,问了孩子一个问题:“3-1+2=?”孩子怎么也回答不正确。当她换了一种说法:“你有3个布娃娃,弟弟弄坏了1个,妈妈再给你买2个新的,你将有多少个布娃娃玩具?”女儿马上兴奋大叫:我将有4个了!耶!(2个新的还未买。)所以,父母们别用“抽象”的教育,要用“具体”的教育,孩子能“看得见”!
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,除了足够“形象化”,达到吸引孩子注意力,还要帮助孩子迅速认知情绪与反省自身不良行为的作用。只要有孩子,我们这些为人父母常常不难发现,有时候我们向孩子说着说着,孩子就在一边不是玩玩具,就是瞥向了一旁的电视,这真的是一件容易让父母们情绪失控的事情!孩子们的专注力很差是普遍共性,即使10岁的孩子,专注力也常常只能维持20分钟;而年龄小的孩子,专注力就更弱了。他们实在难以专注地听父母们的道理“轰炸”。除此之外,教育,最好要像给孩子在讲一个故事那般,而不是枯燥地讲道理,前者能非常好地引孩子的注意力,达到教育的效果。 正因为意识到这几点,我从来从不会“一本正经”地给孩子说教。 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,气温很低,人们常常不愿起床,我家小男孩也是一样,但他需要起床上学。我7:30叫他起床,他应答了一声后,很久没动静。我从书架上拿起一幅“懒惰虫”,一张用漫画形式画出来的懒惰的小虫子,小虫子懒懒的,一副能量不足的样子,还在流口水。为了方便随时拿来与孩子沟通,我用相框把“懒惰虫”装起来了。这一次,我拿着“懒惰虫”,一边走一边说:“嗯,我明白了,原来是阿瓜脑袋里的‘懒惰虫’跑出来了,你想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吗?看,就是这样的一副没有能量的样子!”
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嗯,我不能让其他小朋友看到我没有能量的样子,太丑了!”边说边从被窝里爬出来。 “哇!阿瓜的‘懒惰虫’被关起来了,阿瓜变得勤劳了,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!我们庆祝一下!”我故意夸张地说话,边说边与他击了掌,最后还在他的小额头上亲了一下。孩子这时似乎变成一只雄赳赳的小公鸡,“噼啪噼啪”拖沓着鞋子迈进了洗手间洗漱了。 曾记得,我的奶奶对我说,生了孩子,就像你在冷清的阳台上种上了花朵;而教育孩子,就像你给花朵施肥,肥料不能多也不能少,要懂得正确的方法……
关键字:说教、亲子沟通、亲子互动、育儿方法、幼儿思维 (责任编辑:健康网) |